装备制造业打造国之重器,被称为“工业之母”,是走向制造强国的坚实根基。随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重型装备已成为大飞机、大运载、大船舶、高铁、核电等每一个衡量国家总实力项目的基础装备。毋庸置疑,重型装备技术每上一个新台阶,国家的生产力就登上一个新高度。
作为技术实力丰沛雄厚、行业领先的冶金、重型装备技术研发制造的“国家队”——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型院”)——自1956年成立以来,经过北京筹建、沈阳成立奠基、西安创业发展的历程,几经变迁,始终以“开发创新、装备中国、走向世界”为使命。67年的风雨兼程,中国重型院的专业不断细分,研究方向覆盖了从冶炼至深加工的全流程工序装备技术,形成了炼钢、轧钢、管棒型材及锻压四大专业板块,以及物理运动件、基础件、流体电气等配套专业。团队自主研发的310多项国产重大技术装备填补国内空白,各类科技成果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380多项,拥有1260多件有效授权专利,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187项。
时光荏苒,历经近70年岁月更替,西迁时的筚路蓝缕,改制后的革故鼎新,上百个“国内前列”的完美呈现,上千项科研成果的横空出世——几代中国重型院人薪火相传,将个人事业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实业兴国之路没有尽头,有了新的高度,就会有新的目标。”两年前,“装备中国”的接力棒传递到了以王社昌为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玉成为总经理的新一代领导班子手中。面对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他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合力吹响了新长征路上的冲锋号。
——与行业的发展同呼吸,与国家的命运共起伏。中国重型院人的心坎上都深埋着一个实业兴国的中国梦。
说到底,大国间的竞争是科技的博弈!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在装备制造业领域严重依赖进口,技术对外依存度一度超过了50%,高端精密装备甚至达到了80%,一直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后面亦步亦趋,备受他们的技术封锁,甚至还要遭受外国同行的白眼和嘲讽。
大型成套装备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成为严重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被人卡住脖子的感觉让所有关心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人如坐针毡。谁都清楚,大国重器,核心技术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制造业的饭碗如果不端在自己手里,日子永远过得不会踏实。
中国重型院从诞生之初就始终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产品,满足国家与行业对于重大技术装备、短板装备和“卡脖子”技术需求的重任。
“国外有什么而中国没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这是原党委书记谢东钢的口头禅,也是中国重型院人这么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为此,中国重型院紧密围绕国家需求,以国际领先技术水平为目标,开发的技术装备填补了一项又一项国内空白。
2000年,“宝钢2030mm外耦滚筒机构协衡飞剪机”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1年,“宝新1500mm不锈钢纵切机组和横切机组”与“武钢RH多功能真空精炼技术”项目同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4年,“100MN油压双动铝挤压技术与装备研制”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时,“宝钢2#RH多功能钢水真空处理装置”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8年,“中国重型院创新工程及金属锻压重大装备研发技术平台建设”荣获国家首次设立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企业创新工程组二等奖;
2009年,“165MN自由锻造油压机”获得了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特等奖;
2011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000吨航空铝合金厚板张力拉伸机”是国家“大飞机”项目关键设备之一。作为铝合金厚板生产线工程中的关键设备,它为国家“大飞机”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材料保障,对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3年,成功研制的3000kN/ 7500kNm大型锻造操作机,打破国外垄断,远超当时国外最大锻造操作机250吨的夹持能力,能够轻松夹持起300吨重的锻件,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大型锻件的生产能力和效率。经过优化的3000kN/7500kNm大型锻造操作机,在2021年助力兄弟单位中国二重装备实现了核电主管道、超超临界新产品项目锻件、燃机项目转子锻件的“精品锻造”,形成了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第三代核电机型全套铸锻件、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关键成套大锻件等为代表的极限制造体系,谱写了新时代大型锻件生产新篇章。
2023年1月,中国重型院研制的20辊不锈钢冷轧机组成功完成冷联动试车。这是国产“手撕钢”装备的又一次落地应用,让这种薄如蝉翼,却耐蚀、耐潮、耐光、耐热,能应用在航空航天、核工业、电子制造、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高精尖设备且不可或缺的新材料实现了中国制造。“手撕钢”的学名叫作不锈钢箔材,其生产关键的轧制过程需要用专用的20辊可逆式冷轧机组进行。原料钢卷需要经过多个轧程的压延轧制,每个轧程结束需要对不锈钢带卷进行退火处理。经过数个道次的往复可逆轧制,最终才能得到极薄厚度的“手撕钢”产品。之前,这种钢长期被德国、日本等少数国家垄断,价格甚至一度与黄金比肩,中国每年要花费巨资进口。而中国重型院研制的成套冷轧机组,在国内首次采用国产装备实现宽幅极薄不锈钢带的稳定轧制,让中国“手撕钢”从此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线。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表面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间的技术上的含金量和实力内涵却是天壤之别。从俗话说的“依葫芦画瓢”的模仿者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创造者,这种转变并不是特别容易。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对于中国重型院人而言,国家的需求就是吹响的号角,越是难以攻下的山头,越是需要展现担当与作为。
“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要想打一场翻身仗,想在竞争的道路上实现弯道超车,除了自主创新之外,没有别的路径可走!”王社昌和任玉成头脑都保持着足够的冷静,走别人走过的路,吃别人嚼过的馍,永远也做不到领先。在新一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中国重型院苦练内功,与时俱进,热情参加以智慧制造、战略新兴材料研发制造、“双碳”目标、“卡脖子”与短板技术攻克为方向的国家重大专项指南编制,扩大国家任务承担范围,深度融入航空航天、海洋船舶、能源环保、特种装备等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创新链条。
3年前,国机集团董事长张晓仑来中国重型院调研时,提出了“增强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履行央企使命担当”的期望。“张董事长希望我们能成为国家的两支‘部队’:一支叫科技部队,一支叫经济部队。”王社昌解释道,“从科技角度上来讲,我们要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一部分,在专业领域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我们的科技成果要尽快转化到市场上去,实现产业化,尽快变为生产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新时代,新征程,国家需要和市场需求,既是压力,更是动力。中国重型院积极应对制造领域生产的基本工艺和生产装备升级的需求,加大产业链调研,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布局开发一批新工艺、新技术,探索新的成果转化模式,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以众多的创新成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同时,中国重型院采用市场与科研融合促进的模式,在市场机遇、市场发现中选定课题,利用市场收益筹集研发经费,拓展新专业板块,推进新机构孵化,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运用研发成果实现对行业需求的供给。
中国重型院坚持以市场需求推动技术进步,以技术创新满足市场变化,将市场沿着生产工艺链向上下游延伸,以新产品、新市场、新模式开发为主攻方向,不断推动重点项目信息落实落地,成功推广了新一代超净转炉煤气精除尘器、宽幅高精度不锈钢20辊冷轧机组、6000吨钽锭自由锻造油压机组等多项新技术装备。
中国重型院建立完善“大营销”体系,进一步拓宽营销思路,优化营销布局,提高全过程营销管理能力。团队发挥技术优势,深耕既有客户资源,做好设备成套的同时,贴近用户、紧盯设备改造和备件需求,格外的重视市场营业销售全过程的“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工作,全面加强市场信息收集分类、客户对手调研分析、投标报价策略谋划、营销资源组织协调、内外营销资源协同、营销过程总结分析等工作。与此同时,中国重型院积极开拓聚集国内外科学技术创新资源,与冶金行业高端用户、一流企业和顶级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研制出亚洲最大125MN铝合金板预拉伸机、国家首台套大截面钛合金挤压装备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系统解决了一批制约产业升级的“卡脖子”技术问题,不仅助力了我国重型装备技术的迭代更新,而且为用户所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接续涌现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成为中国重型院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名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一台设备都会对应用户不一样的要求,用户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我们现在能够定制满足每一个差异化的需求。”任玉成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在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研发技术内循环体系的同时,中国重型院还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在“一带一路”沿线持续书写中国机械工业故事。2022年,中国重型院与新疆祥泰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功签订了乌兹别克斯坦年产200万吨炼钢工程电炉和板坯连铸机项目,此项目是“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地区首个百万吨级短流程炼钢工程,充分展示了重型院在钢铁全流程产业链上的品牌优势与技术领先实力;同年签订的印度尼西亚1780mm热连轧工程建设项目,是中国重型院继泰国、菲律宾数条板坯连铸项目后,在东南亚承揽的又一大型钢铁项目,将打造成“一带一路”的精品工程。
“这表明咱们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只要你敢去创新,敢去争夺前沿科技阵地。”中国重型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争取竞争优势的信心。在装备制造业创新的这条跑道上,中国重型院人早已不甘于跟在别人后面做一个追随者,他们已成了领跑者。
——每位中国重型院人的身上都肩付着为国铸器的使命,血液里流淌着薪火相传的奋斗基因。
作为科技型企业,中国重型院上上下下深刻体会到持续创新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回顾多年来,材料有了重大进展,加工工艺有了突破性的飞跃,加工装备也有了质的变化,时至当下的竞争就是创新思维的竞争,谁先想出来,谁先做出来,谁就占领了市场。
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现在管理者总提企业资产,我们觉得相比于资金、办公楼、机器设备等,中国重型院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人才!”工程师出身的王社昌和任玉成笃定人才是中国重型院发展的重要的条件,并致力于为每一位人才提供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
目前,中国重型院拥有首批依托企业建设的“金属成形技术与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7个国家、行业、省级研发创新与产业化平台,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人才教育培训和科研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
中国重型院历来重视人才教育培养,逐渐完备人才教育培训机制,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王社昌回忆,他刚刚入职的时候,当时院里的条件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艰苦,但是他看到老一辈的科研人员们面对重重困难,依然创造条件坚持开展自主研发。“当时,一个课题组里有3位资深的科研同志带着我这一个年轻人,他们丝毫没有保留地锻炼我、帮助我,让我快速地成长。”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给年轻的王社昌内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让他深刻领悟了中国重型院这种“薪火相传、永不磨灭”的科研传承精神。
一代一代,徒弟变成师父,师父再带徒弟,在老专家老同志的“传帮带”之下,专属于中国重型院的奋斗家风就这样传承下来。“既要有科学家的科研素养,又要具备搞工程应用的能力,并且要有管理上的水准。”王社昌如是描述,在中国重型院,很多课题组长直接领导团队,从项目谈合同到后面“交钥匙”,全程自主化管理操作。多年来,院里摸索出一条对自己最合适的人才培养之路,造就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关杰院士便是中国重型院的“镇院之宝”。由他主持完成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年产百万吨的攀钢1350mm板坯连铸成套设备,扭转了此类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获原机械部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老人家一辈子笃定科技报国的信念,从来就没把工作当作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看做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虽已至耄耋之年,他依然在学习研究,在科研一线和年轻人一起攻关。
“陕西最美科技工作人员”汪恩辉,是国内首台12000吨航空铝合金板张力拉伸机项目的总设计师。面对当时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在既无资料可循、又无设计先例可鉴的情况下,汪恩辉带领研发团队迎难而上,从整体设计到每个备件、部件,每个关键点,逐一认真研讨,数不清经过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攻克多少很难来想象的难关,成功将这一“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项目的成功研发,使我国摆脱了大断面航空铝合金厚板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为我国大飞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关键装备保障,大幅度提升了我国铝加工工业的发展水平。这一项目也在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后,于2023年再获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
总经理任玉成最初也是从课题组长做起的,一步一步做到副所长、所长,在他担任板带精整与处理研究所所长时,汽车面板的精整生产线世界上只有两三家企业具有核心技术,当时国内引进一条生产线多万元人民币。精整是汽车面板产品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工序,要求高到必须零缺陷。任玉成将目光瞄准了这一条生产线的国产化,他知难而进,通过几年钻研,几番迭代,最后的性能和稳定能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使得这条奇货可居的生产线万,最终实现核心设备的全国产化,完全替代进口。
“只要中国重型院人认准了,我们就一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带着团队去攻坚克难,达成目标。”任玉成表示,一流的领域之所以成为一流,往往需要几代人的传承和沉淀。严谨严格,遇上问题不灰心不丧气,勇于担当,锲而不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前辈和大家的薪火相传,才成就了中国重型院的今天。而这种传承不单单是知识的积累、设备的应用和工程的经验,更是一种科研报国、实业兴国的情怀与信念”!
人才最为稀缺宝贵!中国重型院的领导们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敢于给年轻一代施展的平台,敢于用大视野来挑选和培养人才。
中国重型院加强人才制度建设,完善科研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畅通科学技术人才晋升通道,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使之成为企业创新的不竭动力。现已建成并拥有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领军,以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三秦学者创新团队为载体,由““国家杰出工程师”、陕西省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等百余名科技专家组成的数百人研发团队,先后荣膺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创新人才示范基地、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中国工业大奖等一大批国家级重大荣誉。2021年,中国重型院入选全国“科改示范企业”,扎实推进“科改示范行动”专项工作,以此为契机,加快人才创新机制建设,加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立足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借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解决产业链“痛点”,打通创新链“堵点”,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引智创新。积极构建市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和人才评价体系。统筹运用中长期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创新创效动力活力,促进核心骨干人才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增量价值,调动个体动力,带动团队活力,增强企业总实力。今日的重型院,已经涌现出慢慢的变多的青年才俊,站在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高层次人才团队,不仅仅对中国重型院自身,对整个行业也特别的重要。作为一支底蕴深厚、作风过硬的团队,所有人都懂得:话说得再漂亮也没用,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来!
王社昌强调,我们肯定要站在国家的高度谋事,要有政治责任,主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当下涉及产业链安全的问题,实现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可控。以强大的科研开发优势和成果转化能力为支撑,积极融入国家、行业、地方产业生态,争做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的示范者。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一向是中央企业的“根”和“魂”。一流企业要一流党建,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企业。中国重型院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地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层次地融合,通过抓实抓牢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中国重型院党委牢记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的“坚持创新在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努力探索党建与科研深层次地融合新路径,确保科学技术创新始终与国家需求、国家目标、国家使命保持一致,围绕攻克国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建立“3+6”党建工作体系,组织并且开展了“三个一”党建与科研经营深层次地融合专项行动,在新的党建工作格局引领下,科研创新活力全面迸发,融合创新成效显著,科研人员揭榜挂帅,先后斩获中国工业大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一等奖、中国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等众多荣誉。
“我们在岗员工数1000多人,党员的占比超过了50%,甚至有一些部门,党员的占比将近80%,其中又以技术人员占绝大多数。这是一个高学历、高素质、高境界,以党员为主体,吹响科研攻关冲锋号的群体。”身为党委书记的王社昌自豪地介绍。
攻克一批科研难题——这是中国重型院“三个一”党建中的重要一项。“我们的科研难题,讲究产学研用相结合,既要静下心来在图纸前研究理论,进行严谨的分析计算,还要沉下身子在项目现场安装调试,实现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如果设计精度稍有偏差,设备性能就大打折扣;如果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那么设备就无法生产合格产品;若无法做到成果转化,那么就会降低经济效益。所以大家都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任玉成说,“我们年年都会把要攻关的项目重点难点列出条目,分解成任务表,党员同志会带头揭榜挂帅,认领急难险重任务,充分的发挥党员榜样模范作用,引导科研人员聚焦关键技术开展攻关。”
“在我们这个集体里,大家有不同的才能、不同的特点,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开发创新、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初心和使命,正是凝聚了这种共识,在面对任何难关时,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坚持、坚持、再坚持,这对于解决任何科研难题,推动力都是巨大的。”任玉成说道。
随着对科研报国精神的深入理解,中国重型院人对于困难的理解也在一直在变化。在工作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大家在内心深处都会不自觉去作对比和权衡:我面临的问题虽很难,但有当年西迁西安,一边搞基建一边搞科研难吗?有面对国外全面技术封锁,既无资料可循、又无设计先例可鉴的情况下成功研制出多项首台套难吗?相比之下,无形之中,大家就增加了战胜困难、处理问题的信心,这种信念支撑着中国重型院人无惧无畏,不断前行。
企业的发展成效最能检验党建的工作成效。中国重型院的党建工作从一个个点、一条条线,变成一张网,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重型院发展实际的党建融合新路径,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慢慢地加强,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充分激发,真正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把党员打造成大家学习的标杆,这种氛围也形成了中国重型院整体科研攻关的一种凝聚力。
“在我们这里,穿上工作服你分不清谁是工人,谁是领导,大家一样能吃苦、能耐劳,就算是教授级高工,需要的时候,我一样钻到设备下面去拧螺丝。这就是我们团队的精神内核。”任玉成介绍道,“实际上我们的很多干部也是从基层一点一点干上来的,从科研一线、工程一线成长起来。这样一批人走到管理岗位上,他们了解员工的需求点在哪儿,明白我们自己的痛点在哪儿,所以从政策制定到实施管理的方方面面,就能有的放矢地把工作做到位,并且接地气,绝不会成为和教条主义。”
“作为企业的领导班子,我们深知责任重大。不能懈怠是最低的要求,关键是一定要能顶住压力,知道带领团队往哪个方向走,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还要不断地为我们的员工鼓劲,最大化地发挥每个员工和团队的效率和作用。”王社昌如是说。
“国家责任”——虽然只有区区4个字,却蕴含着千斤重担,被中国重型院上下齐心扛了起来!67年风雨如磐,中国重型院在岁月洗礼中经受住一次次考验,迁址、改制、革新、残酷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他们在锤炼中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中坚力量。这样的一个过程如同当年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既有恶劣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又有敌人的封锁堵截,粮草不足,缺医少药,即便在如此逆境中,重型院人依然“翻雪山”“过草地”,百转千折,突围而出。“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战胜一切困难的意志,没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中国重型院就走不到今天!”王社昌由衷感叹。
顾盼回目,如影历历。几代人将艰险视为淬炼,将磨难当作锻造,见证了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几经变迁,持续不断的发展、不断强大的完整历程,而这也正是我们的祖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24 000多个日日夜夜里,每一个时期每一名参与其间的成员都感受至深。在这些人中,有白发苍苍的老工程师,也有风华正茂的年轻后生,他们恐怕都已记不清自己到底跨过了多少条沟沟坎坎,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作出的贡献以及取得的成绩,恰恰成为“一个成功团队的发展史,必然是一群志同道合者的奋斗史”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过往、今日的影像交织重叠,中国重型院站在承前启后的时间纵轴之上再度启航。新时代需要新气象,新阶段呼唤新作为。“装备中国”新长征路上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薪火相传的中国重型院人,将秉持着民族复兴的那颗初心,乘风破浪,续写新的传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下一篇:2024年10月13日全国首要批发商业商场花生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