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十二五”科技投入72亿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首页 > 产品中心

[field:text/]
[field:text/]
[field:text/]

中广核“十二五”科技投入72亿

发布时间:2024-05-30 12:27:58 |   作者: 产品中心

产品详情 | PRODUCT DETAILS

  11月17日,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已连续三年组团参会的中国广核集团举行了2013年度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通报了“十二五”以来科学技术创新进展和科研投入、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等情况,集中发布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产品平台Firmsys、自主研制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核反应堆专用机器人等八项核电重大科研成果,标志着我国核电行业科学技术创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据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科技研发部总经理邹勇平介绍,“十二五”以来,中广核围绕提升核安全和自主化能力、创核电运营和工程建设一流业绩、实现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公司发展的总目标,确立了以战略专项与尖峰计划为牵引,形成能力、具备相配套技术储备与技术平台的总方向,制定了“十二五”科学技术研发总体设计,其中科学技术创新总投入72.5亿元,2011、2012年已分别投入12.6亿元、14.7亿元,2013年预计投入15亿元,近三年科研投入超过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4.5%,高于国家对中央企业科技投入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2.5%的要求。

  目前,中广核已建立了一支由近3000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学技术创新队伍,形成了国家级、集团级、成员公司级三级研发机构为主体的科研平台体系,拥有15个研发中心,其中7个研发中心为国家级研发(实验)中心。截至2013年10月31日,共承担了542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累计申请专利1226件,年专利上涨的速度超过30%,已获得专利授权超过600件,其中发明专利超过200件,获得1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中国优秀专利奖。

  依靠雄厚的科研人才力量和科研平台体系,近年来,中广核研发出一大批对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具备极其重大影响的成果。本次发布的八项重大科研成果涵盖了核电新型号研发、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核应急处置、核电安全改进、核电运行人员培训、中低放固废处理等制约我国核电发展的关键领域,对掌握核心技术、实现我国核电技术升级,提升核电安全发展水平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据邹勇平介绍,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是中广核在20多年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考虑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根据我们国家最新安全标准(HAF102)要求及美国/欧洲核电用户要求(URD/EUR),借鉴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反馈以及AP1000、EPR等先进的技术和国际核电领域的经验反馈,自主创新研发的核电新技术,实现了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均衡、成熟性和先进性的统一、能动与非能动的结合。

  目前该技术设计的具体方案已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的审查,四大关键验证试验以及10余项单项试验已全部完成,国内企业已掌握所需先进燃料组件的设计能力,所有主设备已具备自主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初步安全分析报告已编制完成,部分验证试验正在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工业园试验基地进行,预计2014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被称为核电设备国产化的重要堡垒。目前我国在运核电机组的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主要由国外提供。为打破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中广核科研人员历时六年研发了国内首套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产品平台FirmSys并通过国家核安全局验证,今年起将用于阳江核电站5、6号机组,目前已进入工程应用阶段。中广核因此成为继美国西屋、美国英维斯、法国阿海珐、日本三菱之后全球第5家、我国首家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的企业。

  今年通过验收的我国首套自主研制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是中广核汇聚计算机仿真、软件开发、数字化仪控、核电设计、运行、测试技术和安全分析等多学科技术研发的“虚拟核电站”,大多数都用在培养核电站运营人员应对和缓解严重事故的能力。目前该产品已应用于福建宁德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广西防城港核电站等项目。

  核反应堆专用机器人因可承担核电站在役检查与维修、核燃料更换等特殊环境作业而非常关注。中广核今年已完成安全壳内监测、视频检查机器人、反应堆整体螺栓拉伸机、反应堆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机器人等六款核反应堆专用机器人的研发工作。其中,反应堆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机器人能在全水下工况作业,直线毫米,主旋转轴转动定位精度小于0.2,达到国际标准。

  今年8月中广核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的等离子固态废料熔融减容处理系统,可以将固态废料中的有机成分热解成小分子,将无机成分熔融,形成的熔融体通过处理可成为高度稳定的玻璃态固化体。该技术作为放射性固态废料处理领域中的先进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容与稳定化,为我国核电站中低放固体废物回收处理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

  除以上六项重大科研成果外,邹勇平还介绍了中广核自主研发的压水堆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核电站非能动应急高位冷却水源系统和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核燃料运输贮存系统(PMC)成套设备。其中,高位冷却水源系统可以增强核电站应对极端灾害叠加的能力,使核电机组降低堆芯熔化概率25.8%。核燃料运输贮存系统已应用于大亚湾核电基地技能培训中心,并在福建宁德核电站、广西防城港核电站等核电项目实现工程供货。

  中广核新闻发言人胡光耀表示,“加快科研创新步伐,形成符合先进的技术标准要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新技术和产品,是提高我国核电安全发展水平、增强我国核电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包括八项核电重大科研成果在内的一系列核电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投入应用,标志着中广核正从以项目开发驱动发展转向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


上一篇:冬奥会比赛用到的专业装备除了羽绒服还有这些
下一篇:2024年10月13日全国首要批发商业商场花生价格行情